时间:2024-12-29 23:00:47
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原理
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。当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,会产生近红外光谱。近红外光谱主要记录的是含氢基团X-H(X=C、N、O)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。
具体工作原理如下:
1. 当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到被分析的样品时,如果样品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与照射红外线频率相同,就会产生共振,从而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线。
2. 根据近红外光线照射样品产生的光谱,快速分析不同物质中成分的种类(如蛋白、水分、油脂、纤维、灰分等)及含量。
3. 通过建立光谱与待测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(称为分析模型),只要测得样品的光谱,通过光谱和上述对应关系,就能很快得到所需要的质量参数数据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分析方法包括校正和预测两个过程,校正过程中需要收集一定量的代表性样品,测量其光谱图并得到样品的各种质量参数,通过化学计量学对光谱进行处理,并将其与参考数据关联,建立起一一对应映射关系,即模型。预测过程中,通过测得的样品光谱和建立的模型,可以快速得到所需的质量参数数据。。
快测评广州东远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提供支持 粤ICP备15011623号